耄耋老人薛聪娣:巧手剪出浓浓民族情

稿件来源:石嘴山日报 发布时间: 2022-11-29
   

  一张正方形的红纸,经过几个对折后,一把剪刀开始在纸张外围游走,没有模板,也没有草图,薛聪娣用两分钟的时间一剪,再一打开,一个红色喜字便呈现在眼前。

  在大武口区青山街道办事处永乐社区,今年85岁的薛聪娣老人是社区远近闻名的“剪纸达人”。11月24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她和女儿正在剪纸。在老人家中,存有多幅精美的剪纸作品,精巧的百福字、俏丽多姿的牡丹花、憨态可掬的十二生肖……那把落有岁月痕迹的小剪刀在薛聪娣的手中变得十分灵巧,剪刀刃划过红色的纸张,纸片簌簌落下,原本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她的手中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

  对于薛聪娣来说,剪纸是她生活中最为热爱的一件事。“我的母亲喜欢剪纸,只要亲戚家有喜事,都是母亲帮忙剪喜字和窗花。从小,我的母亲就教我剪纸,但那时候的‘教’也只是让我照猫画虎。”薛聪娣回忆说,“学剪动物图案时,母亲就让我蹲在鸡窝前,一边观察,一边剪纸;学剪花卉图案时,母亲就随手拽出来一条花床单,上面是啥花样,我就学剪啥。”

  就这样,从最简单的窗花,再到小动物,最后到复杂的人物、风景,薛聪娣深深地爱上了这门技艺。1958年,薛聪娣一家从陕西老家来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生活,虽然生活环境变了,但是薛聪娣对剪纸的热爱只增不减。“我的母亲特别喜欢剪纸,走到外面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让我们用手机拍下来,她回家后照着样子便能剪出来。”薛聪娣的女儿柴秀英说。

  “天赋+勤奋”成就剪纸高手,从未接受过科班教育的薛聪娣剪纸的题材非常广泛,人物、花鸟虫鱼、民间故事等,在她的巧手下变得千姿百态、栩栩如生。2005年薛聪娣退休后,她又在老年大学学习剪纸和绘画,技艺有了很大提高,其所创作的作品曾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在薛聪娣的众多剪纸作品中,《56个民族大团结》剪纸作品尤为瞩目。“你瞧,就是这幅作品。”说着,柴秀英拿出裱好的剪纸作品平铺在地上,瞬间,一幅8米长的红色镂空巨幅剪纸呈现在眼前,每一个民族的人物都极具鲜明的民族特征,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长卷主要展示了56个民族独特的服饰风采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通过剪纸让大家了解民族团结知识,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薛聪娣说。

  当问及老人为何要创作这样一幅作品时,薛聪娣说:“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虽然薛聪娣年事已高,但学习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她学着上网搜集资料,了解各个民族的特点。素材搜集好之后,就是构图了。整个构图过程对于薛聪娣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服饰、配饰都非常讲究,还要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一幅作品的构图可能要重复很多遍。”薛聪娣说。

  为了完成《56个民族大团结》这幅剪纸作品,整整一年时间,薛聪娣都伏案专注于剪纸。“剪纸这门艺术全凭手中的一把剪刀,要想剪出好的作品,一定要细心、投入。”薛聪娣说。

  如今,薛聪娣的女儿柴秀英接过了母亲的剪刀,肩负起传承剪纸技艺的重任。

  “姥姥把剪纸技艺传给了母亲,如今母亲又传给了我。”柴秀英表示,她从小耳濡目染,在真正走进五彩斑斓的剪纸世界后,领略到了普通纸张由平凡转化为神奇的精彩。

  “剪纸是个细致活,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门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让大家了解剪纸,感受剪纸作品的独特魅力,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剪纸技艺。”薛聪娣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习这门传统艺术,我就愿意教。我想利用好手中的这把剪刀,把我们的剪纸艺术传承下去。”(记者 李薇 马燕文/图)

>>><<<
【编       辑】: 杨兆莲
【责任编辑】: 贺璐璐
【稿件来源】: 石嘴山日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