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满城文明风 满目和谐情

稿件来源:中卫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6-15
  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是什么?
  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
  中卫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魅力之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一直铭记为民创建的初衷,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始终把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次次完成蜕变、一次次创新发展、一次次用成效换取群众口碑。
  时下,驻足城市街头,车水马龙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人舒心;在小区、在路旁、在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处处可见;流连社区家园,邻里和睦互助友善……
  这种随意中展现的轻松、恬淡、平和、安宁的生活图景,正是中卫的魅力,这一切彰显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程度,也不断充实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文明城市创建:一项没有止境的系统工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只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城市文明涵养的持久提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
  中卫市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始终紧扣“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创建目标,制订《中卫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实案》,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体制,接续实施文明城市创建“七大工程”“九大攻坚战”“六大提升行动”,凝聚各方资源,坚持靶向发力,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打造文明中卫方阵、文明城市品牌。
  中卫市还不断细化《中卫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清单》,建立“财政+创建”的保障机制、“测评+调度”的推进机制、“社区+单位”的捆绑机制、“礼治+法治”的管理机制等,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创城工作提质增效,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城市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解决群众关心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实惠,看得见变化,感受到温度。
  文明素质培育:激发文明创建的内在动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永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角。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冯玉琴把爱心倾注在中卫市康养中心,用温暖呵护这里的每位老人;自治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周文军从事公益事业9年,募捐物资累计金额70万余元;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沙坡头区长安社区居民,古稀老人照顾患病妻子16年传为佳话……他们向世人演绎了一座城市的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题思想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不但要坚持为民利民惠民,突出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更要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
  近年来,中卫市着力构筑“一城好人、满城春风”新时代道德高地,常态化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寻找身边的“雷生勇”、点赞一等功臣撒占才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先后有6名志愿者、4个组织、5个服务项目、7个社区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自治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十佳”先进典型。
  同时,在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0个、实践站511个,延伸建设沙坡头区雷锋纪念馆、中宁县南河子公园、海原县文化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践基地(广场)45个,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
  中卫市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快速响应机制,精准对接百姓需求,成立中卫市社工服务基地、社工实习基地,常态化组织开展“周五有约”等志愿服务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用志愿精神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中卫市出台《中卫市市民公约》《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落到群众“小利益”上;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设置“善行义举四德榜”, 容失德者改错,让有德者有得;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完成市文化馆软硬件改造、市博物馆陈展内容提升项目;建成图书馆分馆、城市阅读书房、24小时微书房、共享阅读空间48个……文明城市创建,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
  办好利民工程:文明城市创建惠泽百姓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让群众尽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果,赢得民心、群众满意,正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终极目标。
  在创建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鲲鹏之两翼、流马之双轮,才能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卫市把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作为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加快推进。制订了《中卫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案(2022-2024年)》,开展生命线工程普查,实施城市路网畅通、基础设施补短板、智慧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风貌塑造等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中卫市完成了海绵型市政道路、排水防涝、火车站广场改造等项目,建成新墩桥、文昌桥、利民桥,对机场大道、平安路等10条出入城区道路部分路段进行维修,改造鼓楼东西南北街、丰安路等11条道路人行道,着力解决了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问题。
  同时,中卫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工实施“蚂蚁森林”造林裸露空地、生态驳岸等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补绿项目,对新老城区32处道路、公园广场绿化带缺株断带及斑秃区域进行补植补造,改造游园14处,累计绿化1028.61亩,栽植树木和花卉6.07万株,铺设草坪和绿篱9.68万平方米、鲜花12.37万盆,城市生态持续改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体现城市的温度,对于细节的执着,是城市管理应有的“绣花”之功。
  为解决城市的“如厕难题”,中卫市改造城区原有移动公厕,建设新式公厕63座,积极动员人流密集区的企事业单位、商户免费对外开放“共享卫生间”29座。安装电子公交站牌54个,累计建设充电桩745台,新增施划机动车停车位4206处;巩固提升“以克论净”环卫保洁工作成果,积极推行“垃圾不落地”理念,城市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达84.1%。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理念,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448项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2件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 这些,展现了城市担当,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拥护和点赞。
  步履不停,攀登不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人人都是践行者和监督者。
  文明风、和谐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卫市将全力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中卫篇章最华美的章节。(记者 钱雅欣)
>>><<<
【编       辑】: 马丽娟
【责任编辑】: 杨洲
【稿件来源】: 中卫日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