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梁台子隆源村村容村貌。

洪广镇广荣村村容村貌。

南梁台子铁西村村民马进霞在院子里种的鲜花和蔬菜。

南梁台子铁东村村民海伟家客厅。

南梁台子隆源村工作人员查看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习岗镇新胜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

洪广镇金山村村民参与植树造林美化乡村行动。
春有鲜花的香气,夏有绿树的生机,秋有稻穗的饱满,冬有初雪的浪漫,当你漫步在贺兰县的乡村田野,四季景色各有千秋,不仅如此,还有整洁的民居、笔直的巷道和热情的村民,乡村开启了“美颜”模式,成为了村民们心安的家园。
近年来,贺兰县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2018年至2020年投入12503.52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相结合,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
户厕改造提升乡村文明
在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村上的清洁人员景红梅会定期打扫去年新建的公共厕所,厕所里的冲水马桶、洗手池等设施一应俱全。和过去的旱厕相比,这个新建的公共厕所干净、卫生多了。而在村民杨志花的家中,新装的冲水马桶也改变了她往日的生活习惯,“比以前刚来的时候方便多了,厕所装好了,也不出去到外面了,感觉挺好的,我们村环境越来越好了。”
隆源村位于贺兰县西北部,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海原县、泾源县、隆德县部分乡镇的移民村落,全村共有村民488户214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8户708人。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准扶贫工作,隆源村不久前顺利脱贫出列,移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渐渐从吃饱穿暖,转变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杨志花和丈夫每天在村上的扶贫基地打工挣钱,回家后也不忘收拾屋子、打扫院子,“今年被评为美丽庭院,还奖励了我们家一台洗衣机,特别高兴。”杨志花说道。
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贺兰县投入400万元用于农村户厕、公厕改造,其中集中连片改厕户数在50户以上的村庄实施集中式污水管网收集工程,改厕户数在50户以下规模小或分散村庄实施单户化粪池改造,2018年底,该县已改农户厕所18753户,2019年至2020年共建设水冲式厕所1570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9.65%。
在实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的同时,贺兰县还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隆源村的污水处理厂于今年8月建成投用,主要收集村民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将符合排放标准的水用作周边农田的灌溉用水。
“这个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每日处理量是600立方米,我们村实际每天的排放量在200立方米左右,完全能够满足隆源村老百姓的污水处理的需求。”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村主任王玉雄表示,每月管理方会按照管理标准和运行要求,向污水处理厂添加菌泥和化学试剂,使其达到排放的标准,并会定期检查水质,确保达标排放。
据了解,贺兰县2018年至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进一步扩大,金贵镇、立岗镇、习岗镇、常信乡等管网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洪广镇金鑫村污水处理厂和南梁台子铁东村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关渠、金贵、新胜污水处理站被改造为污水提升泵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50%以上,并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垃圾分类净化乡村环境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乡村居民素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贺兰县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五进宣传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与文明单位、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大宣传覆盖面,形成各群体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是贺兰县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点之一,走进村子里,随处可见配置的垃圾分类桶,目前该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工作交由康洁为民工程环卫有限公司贺兰分公司统一开展,环卫人员每日集中进行转运、处理,建立了健全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康洁为民工程环卫有限公司贺兰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兴茂介绍:“除了安装垃圾分类回收箱,我们还会定期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回收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强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学习。”
据悉,贺兰县先后投入677万余元建成银川市首个占地2000平方米,集生产、管理、参观、互动、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基地贺兰县城乡生活垃圾科普教育基地,还提升改造垃圾分类分拣中心9个,配置投放四分类垃圾桶101组,两分类垃圾桶2036个,其他垃圾桶6010个,各类机械车辆46辆,切实加强城乡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治理工作保障。
杨兴茂介绍,目前贺兰县垃圾分类处理主要分为3类,其中一般垃圾或者不可回收垃圾送往宁东发电厂进行发电,可回收垃圾交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而农业垃圾和秸秆垃圾则主要进行粉碎还田处理。
目前贺兰县共建立了99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其中58家机关单位、18个示范村、13个小区、2家企业,4所学校、4个垃圾转运站,以及9个垃圾分拣中心,覆盖人口3万余人。同时该县还建立了垃圾分类二维码信息平台,对居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积分管理,目前已建立二维码用户2.5万多户,示范点回收积分达5766万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累计回收资源垃圾820.8吨。有害垃圾1.9吨。
与此同时,新胜村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积分兑换相结合,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通过移风易俗的入户宣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真正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新胜村村委会主任左庭洋介绍,该村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和文明实践站积分兑换相结合,通过积分奖励的形式提升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促进垃圾分类在农村的有效推行。
扮靓村庄美化居住环境
金贵镇关渠村过去由于村民环保意识淡薄,经常乱堆乱放杂物,导致整个巷道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今年该村加大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清除村内及周边各类垃圾杂物,不仅村内的主干道路变得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的院子也井然有序。
马红霞是关渠村的村民,得知村上今年要治理村庄环境,她便主动报名参加,为村上的环境整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介绍说:“今年村上对巷道和家庭院落进行全部整治,我就帮着一些留守老年人收拾一下院子,还把巷道里垃圾全部给整理掉,现在整治了之后比以前好多了。”
金贵镇关渠村党支部书记赵学明介绍,村上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相结合,利用积分激励村民和志愿者们入户清理院内、室内卫生,共清理了15条巷子,约60户民居,“下一步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兑换为措施积极宣传,发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乡村环境发生喜人变化的背后,是贺兰县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美丽乡村带来的成效。据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贺兰县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全面开展“五清一绿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农村垃圾17万余吨,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关渠村村民金福忠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卫生环境脏乱差,每到夏天还时不时有难闻气味飘散,但今年通过村部动员大家积极治理村内环境,村庄发生明显的变化。
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亚娟介绍,贺兰县三年共争创自治区级示范村10个,争创银川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生活垃圾治理率已达到90%、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9.65%、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50%以上,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通公路率、通硬化路率均达到100%。她表示:“按照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整治方案要求,贺兰县已经完成了2018年到2020年的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以及户厕改造、垃圾分类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改造人居环境,打造建设美丽示范乡村。”(银川日报 记者 梁小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