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职工之所忧、办职工之所需。2018年,银川市总工会开始打造家校共育、互为补充“四点半课堂”,截至目前,全市有22所小学、18个社区成功创建职工子女托管服务示范点,其中全国级6个,自治区级4个,银川市级30个,受益学生达到3.4万余人。
开办“四点半课堂”以来,全市各小学、社区积极响应、精心筹备,除了辅导作业外,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三种类型特色班,即以英语、美术、书法、体育教学为主的常规课程班;以播音主持、剪纸、少儿形体模特、航模、机器人教学为主的特色课程班;以开展国防教育、红色教育、普法安全、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等教育内容为主的社会实践班。“孩子这学期参加了学校‘四点半课堂’开设的书法、合唱、足球等兴趣班,既节省了家庭开销,又提高了孩子综合素质。”银川市阅海一小家长王轩说道。
灵武市第四小学是银川市总工会2019年命名的银川市级工会爱心班。该校二至六年级全部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参与学生达1250人,开设了52个语、数、外基础班,22个兴趣班,涵盖合唱、航模、陶艺、篮球等18种课程。“四点半课堂”不仅仅开在学校,还开在社区里。比如,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同安苑社区应辖区职工需求,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德智体美劳”暑期夏令营特色服务活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寒假系列活动等,或组织老一辈军人现身说法、教孩子们唱红色经典歌曲,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教孩子们打乒乓球、跳竹竿舞,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借助社区科普图书角、墨香阁、e网络畅游咖等开展活动,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事实上,各试点社区“四点半课堂”都根据其自身资源和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且益于孩子成长的活动,如食品安全、急救知识、健康教育,成立保护花草、清洁环境公益志愿服务队等。
“各学校、社区示范点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和举办各类活动,重在普及学生知识面、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既让学生获得课后延时服务,又有效保障了学生安全。同时,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又让学生在激发兴趣、陶冶情操的同时拓展了学生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银川市总工会女工部负责人高静说道。(银川日报 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