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平罗县多措并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平罗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一是抓联动机制,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联合执法,全面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网络环境、荧屏环境、文化环境,整顿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广告。在全县乡镇文化站、社区建立“绿色网吧”,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开展“绿色网吧”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是抓活动载体,开展道德教育实践。充分利用“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日行一善、学雷锋志愿服务、节俭养德、国旗下的讲话、童心向党、“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等系列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精神,组织举办中小学生“童心向党”校园歌咏比赛、红色经典诵读、优秀童谣推荐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是抓阵地建设,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发挥人民会堂、文化展览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文体中心等教育功能,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区“少年之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阵地,推进少儿文艺精品工程,抓好优秀童谣、少儿歌曲创作、传唱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
四是抓辅导培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选取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举办辅导员培训班,做好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各学校、社区均成立了家长学校委员会;发挥学校、社区及“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作用,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等关爱活动,全面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五是抓舆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大型户外宣传栏等载体,积极刊载“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开展诚实守信人物访谈、敬业奉献故事讲述、孝老爱亲经典传颂等活动;做好“美德少年”评选宣传工作,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活动,教育未成年人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平罗县文明办)
【移风易俗】
海原县强化措施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一、突出“一个重点”。 把移风易俗的重点突出在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上,并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县委、政府研究出台了《海原县关于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指导意见》,对婚丧事宜进行严格控制。彩礼总数不得高于5万元,迎娶车队控制在6辆以内,丧葬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3天以内,宴席控制在10桌以内,标准控制在500元以内,人情礼金控制在300元以内。
二、狠抓“三个关键”。抓红白理事会这个关键,建立健全村(社区)红白理事会自治组织,全县168个行政村已建立52个,年内全县各村(社区)实现全覆盖。抓村规民约这个关键,以村规民约划定婚丧喜庆“红线”对陈规陋习形成刚性约束。抓示范乡村这个关键,确定5个乡镇为县级重点示范乡镇,19个行政村为示范村,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推进工作。
三、发挥“三个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出台《海原县关于加强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的暂行规定》,党员带头宣传倡导落实移风易俗,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发挥宗教人士教化作用,宗教场所张贴移风易俗宣传标语,今年2月在九彩坪拱北召开县内外140个坊舍200余名阿訇会议,并举行了“全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横幅签名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教育示范点。发挥模范人物带动作用,深入挖掘西安镇园河村何文海等一批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典型人物,同时发挥各级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宣传带动作用。
四、注重“三个结合”。注重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印发移风易俗倡议书10万份,发放核心价值观宣传画4000份,刷写绘画文化墙5000多平方米。注重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着力开展农村群众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扶志”活动,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注重与文化惠民相结合,召开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现场推动会,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七个一”标准建设136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确保7月底完成任务。
五、做到“四个强化”。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海原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建立了移风易俗工作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经费保障,积极争取给各乡镇研究解决移风易俗工作必要的经费,给村级红白理事会等成员适当解决报酬问题。强化奖惩激励,年终召开全县移风易俗工作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工作好的乡镇、村、个人,通报一批工作滞后的乡镇、村、个人,并追究责任。强化督查指导,不定期对各乡镇、村及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推动工作同步发展,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中卫市文明办)
【各地简讯】
兴庆区丰收社区开展“爱心飞扬 传递温暖”邻里守望志愿主题活动。近日,兴庆区文化街丰收社区组建的“爱心飞扬”缝纫志愿服务队在睦邻点开展“爱心飞扬 传递温暖”为主题的邻里守望志愿活动。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倡议将家中闲置旧衣物捐赠到社区,由“爱心飞扬”缝纫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利用旧衣物做成鞋垫送给社区的困难及孤寡老人。老人们的爱心行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爱心飞扬”志愿服务队行列里。(兴庆区文明办)
“百姓书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今年以来,利通区民间文化艺术服务中心联合利通区夕阳红服务中心携手金星镇,以传统说书的形式打造了“百姓书场”公益品牌项目,并溶入社会工作专业化手法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述民族英雄、名著典籍、孝子贤孙等方面内容,服务百姓。听书,不紧使听众了解中华历史渊源、学习古典名著、传承优良传统、树立历史责任感,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和享受,让邻里之间更加和睦。(利通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