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此评价自己的学生
“他有一个优秀的灵魂”

马宏智
在去年的中国好少年评选中,同心好少年吴震哲获评,他的母亲丁秋菊随后成为同心霞光公益的一名志愿者。今年,第二届中国好少年启动后,丁秋菊向我们推荐了同心县第五中学读初二的马宏智。
马宏智老家在海原县农村,几年前移民到了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不幸的是,刚开始新生活,父亲就因车祸去世,由母亲独自抚养马宏智,还要照顾80岁的爷爷。
马宏智告诉记者,父亲是爷爷抱养的,所以爷爷一直跟着他们。去年,马宏智考到了同心县第五中学,为了方便他上学,母亲就带着他和爷爷住进了同心县城,借住了两间屋子。马宏智住校,周末回家,学校免住宿费,一个月还有100多元的伙食补贴。记者问他够不够吃,他说够吃,每顿饭3元钱,不吃肉。记者略算了一下,一天3顿,最少得9元钱,一个月得200元左右,学校的伙食补贴,可能还差点儿。
马宏智学习成绩很好,一直稳定在班上的前5名。上个月月考,班里66人,他考了全班第一。马宏智说他数学最好,120分,能考118分。记者问他学习方法,他说:“就是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后做好复习预习,要约束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马宏智很喜欢看课外书,都是霞光公益的志愿者送给他的,这些课外书对他帮助很大。“比如科普类的书,打开了我的思路和视野,回答问题时,总是比其他同学全面和清晰,也提高了兴趣和自信。”
丁秋菊告诉记者,她和其他志愿者一直关注马宏智的生活,给他送课外书,周末带他出去转转,让他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她说:“之前,只是知道他家庭困难,没想到他学习很好,很懂事,真的很优秀。”马宏智告诉记者,他很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有时做公共服务,有时慰问贫困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我跟他们是一类人,帮助他们心里也很舒坦。”
马宏智的母亲叫李河车。她告诉记者,一家三口,年收入不足一万元。她和80岁的公公都有低保,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有500元左右。家里的地租给别人,每年1000多元。然后就是她打工挣点钱,她患有甲状腺瘤和胰腺炎,干不了重活,只能摘点枸杞和苹果挣点。李河车很欣慰儿子的表现,她说,马宏智会主动做饭,切菜炒菜样样行。儿子经常穿表哥的旧衣服,母亲要给他买新衣服,他都让母亲省下钱来去买药。
马宏智的班主任马晓霞也毫不保留对马宏智的夸奖:学习好、非常懂事、诚信。她说马宏智虽然家庭不完整、生活困难,但他乐观向上、刻苦努力。孩子的铺位很整洁,人很精神。上月月考后,老师核分出错,给马宏智多加了10分,马宏智发现后,主动找老师减去这10分。马宏智的排名下跌了,马晓霞却感动了,认为“他有一个优秀的灵魂”。
马宏智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大学。他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宁夏的大学,可以经常回家看母亲,帮母亲,外地学校离家太远,不想让母亲一个人照顾爷爷。说到困难,马宏智说:“也没什么困难,平时省吃俭用都能过得去,好好学习是最重要的。”(新消息报记者 马荣/文 丁秋菊/摄)